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欢迎进入全国市长研修学院(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)

设为主页 | 收藏本站 | English |   注册

logo

全国市长研修学院 (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)

当前位置:市长培训 > 培训信息 > 市长培训 | 伍江:产业遗产保护与活化

市长培训 | 伍江:产业遗产保护与活化

时间:2018-07-20 16:58:47

分享至:

分享到朋友圈

X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 “扫一扫”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

字号:【小】【中】【大】

        7月14日上午,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、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、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、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为“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规划建设专题研究班”的学员们讲授了产业遗产保护与活化的基本原则、方法与典型案例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伍江教授介绍了产业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、现有的保护体制和基本保护原则。产业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门类,具有历史研究价值、科学技术价值、建筑艺术价值、社会人文价值。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,我国现有的保护体制从单体建筑上看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评定的“不可移动文物”“历史建筑”“优秀历史建筑”“优秀近代建筑”等,从整体上看有“历史文化名城”“历史文化名街”“历史风貌街坊”“历史风貌道路”等。法规方面有《文物保护法》《城乡规划法》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》《风景名胜区条例》,以及各地方立法如《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条例》等。产业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根本出路在于适度改造与再利用。

 

        伍江教授以上海为例介绍了产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。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基地,也是20世纪30年代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。上海产业建筑再利用的经历了从自发探索到政府引导的过程,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。上海产业建筑再利用始于上世界90年代,大量工厂倒闭后将房屋出租,于是产生了各种新的功能转换和利用方式。在1990年代初,上海产业建筑主要是商业性再利用;至1990年代末,苏州河边的厂房引起部分艺术家的关注,开始了苏州河畔艺术家仓库的探索实践,随后获得了规划支持。2000年以后,政府开始着手保护规划与鼓励创意产业,制订了苏州河沿岸改造更新规划,鼓励对本地区内保护建筑和有保留价值的建筑采取积极保护措施,形成了天原化工厂、上海造币厂、河滨公寓等成功案例。经过近20年的实践,上海市探索出产业建筑再利用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道路,这也与世界上许多工业城市经过长期探索发现的有效方法不谋而合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伍江教授还介绍了上海工业区保护利用与改造更新的实践经验,如原上海钢铁十厂改建的综合文化中心,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改建的1933 老场坊等。区域性系统更新主要讲述了黄浦江两岸改造更新。黄浦江两岸历史上多为工厂、码头、仓库,根据城市总体规划,黄浦江两岸将逐步由生产型岸线逐步转化为生活型岸线,成为中心城区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和休闲空间。其中有由市区中心工业建筑和工业设施如江南造船厂、上钢三厂等置换为展馆和配套服务设施的世博会园区;有滨江复兴码头仓库保留、改造,功能置换为文化、娱乐、休闲等的南外滩地区;此外还有北外滩地区和徐汇滨江。

 

        伍江教授简要分析了我国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。我国工业化阶段较迟,目前我国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还处在探索的起步阶段,亟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、制度和配套政策。如:通过规划调整转变产业用地性质,鼓励原有产业用地转变为非产业用地;鼓励所有权或使用权所有者按照规划要求参与更新产业用地改造,允许使用权转产权、产权抵押和交易;鼓励用地混合和复合;探索开发权转移机制;探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更新机制;探索建立“政府-市场-市民-社会”四位一体协同机制和“规划者-建设者-运行者-管理者和需求者”五位一体协同机制;建立适用于城市保护和更新区域特殊的规划技术规定和建设标准;在产业用地改造更新规划中加强城市设计研究,建立与之适应的城市更新规划建设管理机制等。呼吁学员们开动脑筋,为我国产业遗产保护这一新兴事物贡献更多的好想法和新思路,共同建立健全和优化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、管理体制机制,破解产业遗产保护这一国际性难题。

 

 

培训部门:市长研修部 

(010)64825701

64922233-604或605

上一篇:市长培训 | “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建筑质量专题研究班”在京开班

下一篇:市长培训 | “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规划建设专题研究班”赴石景山、门头沟区进行现场教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