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06日 星期四 欢迎进入全国市长研修学院(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)

设为主页 | 收藏本站 | English |   注册

logo

全国市长研修学院 (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)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院新闻 > 国际合作 丨2025国际生态城研究报告与倡议在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期间发布

国际合作 丨2025国际生态城研究报告与倡议在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期间发布

阅读:21时间:2025-11-04 13:50:00

分享至:

分享到朋友圈

X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 “扫一扫”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

字号:【小】【中】【大】

       10月29日上午,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期间,全国市长研修学院(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)、中国市长协会主办的2025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市长论坛分论坛“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”在重庆举行。

       学院积极落实国际合作生态城交流机制要求,在全国各地生态城、新城新区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支持下,完成报告编写。该报告系统性的分析了全球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、成效与机遇,紧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,并结合纽约、伦敦、洛杉矶等世界知名城市和我国上海、重庆、威海的优秀自主贡献报告开展工作。

       同时,以天津中新、青岛中德、武汉中法和无锡中瑞四个代表性生态城作为案例,总结提炼出:顶层统一与指标管控协同、市场化运作与多元主体协同、全流程治理与风险韧性并重、绿色技术集成与场景化落地和产城融合与生态价值转化五条可推广、可复刻的生态城发展经验;以及紧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目标,锚定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、对标“四好”建设要求,融入城市更新大局、深化绿色低碳功能定位,扛起国家战略使命、强化国际生态城交流机制,筑牢协同发展纽带和拓展国际城市对接合作,提升全球发展影响力五条面向未来5年生态城建设的展望。这不仅代表我们对全球绿色生态城研究的深入剖析和独到见解,也表明我们对持续推进2026中国国际生态城发展研究报告工作的意愿和行动力。
       为进一步凝聚共识、推动行动,在对话交流环节尾声,参会嘉宾与代表共同发布《国际合作生态城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》,呼吁从四个方面作出努力:
一、协同创新,共筑绿色低碳国际标杆
       以绿色低碳为核心,深挖中国国际生态城实践价值,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基础上,深化推进“低碳—超低碳—近零碳”技术路径和运营模式探索。共同完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致力于推动成为国际标准,共同推动零碳社区、绿色建筑等地方标准并上升为行业规范;建成全球领先的生态城市全生命周期绿色技术矩阵,为中国“双碳”目标落地提供实践支撑,也为联合国“人人享有可持续城市”愿景提供可推广的技术方案。
 
二、政策引领,打造自主贡献中国样本
       建立全国国际生态城协作机制并打造品牌,形成区域间互学互鉴格局,将绿色建筑、无废城市、生态治理和双碳管理等作为重点版块,深挖政策经验,围绕SDGs11(可持续城市和社区)和SDGs13(气候行动)等,开展城市自主贡献编制工作。完成SDGs成效评价体系并推进评价工作,切实将SDGs目标本地化;摸索并形成支持SDGs目标实现的投融资制度体系,为后2030年SDGs发展方向,提供实践启示与战略规划参考。
 
三、积极参与,勇当国际交流先锋力量
       积极借助中国—东盟、中国—中亚、中国—阿拉伯国家住房建设部长级会议和中俄城市合作机制等契机,参与国际城市治理领域交流,将“中国建造”走出去、标准互认、数字治理和国别技术合作等转化为多语种实践手册与技术指南。实现生态城经验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10个以上国家城市传播;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则制定提供中国智慧,提升中国在城市层面,支持全球治理的能力。
 
四、多方联动,争做全球可持续排头兵
       推动建立“技术—培训—策划—规划—融资—项目—管理”联动体系,开展发展中国家城市管理者能力提升培训;依托各生态城已有的要素,提供可持续发展技术转移与定制化解决方案。针对东南亚、中亚等国家城市城镇化痛点,推进能力建设;将生态城发展为承载中外可持续发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。
 
 
 
 
 
 
研究报告联系部门:
 
国际合作处(世界城市日办公室)
 
电话:010-64920468
 
电子邮件:guohechu620@163.com

 

 

 

上一篇:智库信息 | 第六期“市长智库大讲堂”在兰州市开讲

下一篇:市长培训 | 第140期市长研究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